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陆辉 拾冠之)11月13日,“改革开放四十年 书写
盱眙新篇章”全国网络媒体盱眙行采访团走进坐落于第一山的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泗州城遗址区域,位于盱眙县西南部天泉湖陡山村和落羽杉水上森林。
定格历史风貌 立足传承保护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南宋诗人杨万里曾感叹,不游第一山将抱憾终身。第一山雄踞淮水南岸,原名南山,因盛产都梁香草,故又名都梁,这也成了古县盱眙的别称。现如今,第一山是盱眙的标志,也是盱眙的名片,来到了第一山,也就来到盱眙。顺着青石小道采访团踏上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泗州城遗址文化公园第一山片区第一期工程的起点。
据了解,整个泗州城遗址文化公园里面有三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处市县级保护单位,而在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当中有两处已经具备申报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这两处是: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和泗州城遗址。眼前的第一山片区第一期工程的设计理念是“古城+公园+城市客厅”,旨在通过“本味式”开发泗州城遗址文化公园对运河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别看我们这里只是个县城,现在也跟许多大城市一样,家门口就有大花园、小公园,美得很!”采访中,市民吴春玲向记者说道,不管走到哪,还是觉得家乡最好、最美。
人在画中住,幸福生活来
在盱眙,当地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老百姓最大的福祉和福利,天泉湖陡山村毗邻国家4A级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辖14个村民小组、1个小林场,710户、2923人,全村共有面积7500亩。近年来,坚持走新农村与产业化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镇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价值释放、城乡统筹发展探索新路径、培育新动能。2017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人均收入13508元。
晚霞灿灿,气象万千。采访团来到天泉湖时已到傍晚,但见湖面状如皇冠,碧红相间的落羽杉点缀在星星洒洒的“小岛”上,船行其间时,形成一副“舟行红杉间,人在画中游”独特的美丽画卷。
据了解,为了改善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的林相,打造吸引眼球的自然景观。2012年初,铁山寺管委会利用化农水库除险加固之际,在天泉湖大桥区域筑堤、造岛,规划栽植落羽杉。经过2年的辛勤劳动,在面积约200多亩滩涂中栽植了约2万棵落羽杉,经过多年的滋润,已形成“水上森林”的独特风光。
另悉,目前盱眙还将建设一批特色生态景观,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同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并形成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个个都是创建工作的参与者,重视文化、保护生态的全社会“大生态”良好氛围
时间:2018-11-14 17:06:33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盱眙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盱眙网(xuyi.cn)”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盱眙网(xuyi.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盱眙网(xuyi.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盱眙网(xuyi.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info@xuyi.cn